第2461章 行樂(下,7000字)
關燈
小
中
大
“不得不說,姐穿漢家衣裳,果然格外娉婷好看。”玉蕤朝婉兮眨眼,“依我瞧著,皇上必定也是喜歡。要不怎麽會在姐跟十五阿哥的貼落上,畫了姐穿漢家衣裳的模樣兒,這會子便又畫了一幅去呢!”
婉兮垂眸含笑,輕咬唇角。
她想著皇上在南石槽行宮說過的,喜歡看她穿漢家衣裳的模樣兒;還說準她在他面前,偶爾穿給他看呢。
玉蕤的目光又滑過了另外四位嬪妃去,“慶妃姐姐穿漢家衣裳的模樣兒,我倒是見慣了的;倒是這回將咱們滿洲世家的舒妃、來自回部容嬪也都穿上了漢家衣裳,這模樣兒叫我看著都覺新鮮。”
婉兮的目光只滑過山亭上那憑欄而坐的皇帝身上。
呵呵,玉蕤說得對。出自滿洲世家的舒妃,自是從未穿過漢家衣裳;容嬪也是。可是這偏偏是這位出自滿人的大清天子,反倒穿這漢家衣裳的模樣兒,卻不少見;甚而可以說,常常見了。宮裏實在存了太多幅皇上穿了漢家衣裳的繪畫,從年少到此時,也同樣記錄下皇上面貌隨年月的更改。
玉蕤卻還是有些小小憂心,“只是……若這幅畫若叫皇後看見了,會不會又要借題發揮?她怎麽說姐,咱們倒是都聽膩了,也不往心裏去;可是她怕是又得往咱們兩位皇子的身上去轉……”
婉兮點頭,“不怕。這整幅畫上都是漢家衣裳,皇上、舒妃和容嬪都是,她若挑我,便也等於是在挑皇上。
“況且,皇上早解說得明白。”婉兮指向畫卷右上的詩文,“皇上說了‘松年粉本東山趣,摹作宮中行樂圖’。只是臨摹南宋四家之一的劉松年所作的《東山絲竹圖》罷了,並非照著實景畫的。那畫中原本人物皆著漢家衣裳,那摹本自然也要如此穿戴。
“況且皇上在後頭的詩句中也明白說了,‘詎是衣冠希漢代,丹青寓意寫為圖’,指明這只是臨摹宋畫的丹青游戲罷了。若有人非要指摘,那便是她自己修為不夠了。”
玉蕤雖然是出自旗人翰林之家,卻終究對這宋代畫家的了解不多,這便有些迷惑,“劉松年,《東山絲竹圖》?”
婉兮含笑點頭,“倒是可惜這會子陸姐姐要陪著圓子,離不開。要不若陸姐姐在此,自能與你解說更多。我便只與你說個大概吧:晉代是疊出名仕的時代,山林隱居亦是名仕寄名山水的情懷所在。劉松年的原畫《東山絲竹圖》,便畫的是晉代大名仕謝安,曾在出仕之前,隱居在會稽的東山,宴樂山水的情景。”
“那原圖中畫的就是如此山岡回合、美蔭飛泉,謝安同諸佳麗步行橋上。”婉兮指著面前途中的幾位嬪妃,“正與這般情態相和。”
婉兮偏首,調皮一笑,“便是因這個典故,後來才有了‘東山再起’一詞。故此這‘謝安東山’可是個再著名不過的典,既有名仕隱居,寄情山水的灑脫;又有一旦出山便可左右天下格局的豪情。圖中之靜,全為後頭的波瀾壯闊作以伏筆;圖中山水,隨後就將成為江山風雲!故此,這圖中的情境和寓意,堪稱天下男兒的夢想所在。”
玉蕤便張大了嘴,“……怪不得皇上不選旁的圖來臨摹,卻選了劉松年的《東山絲竹圖》。這便隱含皇上便暫得片刻清閑,心中卻也懷天下的豪情呢!”
婉兮便笑了,指著那禦制詩最後的幾句,“你說得對,瞧,皇上這不是寫了麽:‘林泉寄傲非吾事,保泰思艱懷永圖’……皇上便是說啊,他可沒有謝安寄情山水的文人傲氣,皇上是以眼前的天下太平為珍惜,心中想的都是如何兢兢業業,叫這樣的盛世永遠綿延啊。”
玉蕤輕嘆一聲兒,“也便唯有姐才能在這幅圖中解讀出這樣多的故事來,便叫我瞧著,也只看見皇上寄情山水去了,卻沒能領會到‘東山再起’,只以眼前暫時安樂卻是為天下大勢做伏筆之壯志去。”
叫婉兮這一指點,玉蕤也不由得將目光從畫中人物上挪開,移到皇上那長長的禦制詩上去。
除了婉兮方才說與她的謝安東山的典故,與皇上的居安思危的心情之外,玉蕤倒是格外註意其中一句:“閼氏未備九嬪列,轎勝明妃出塞圖。”
玉蕤垂眸細忖,不由得便笑了,“我方才還想說來著,皇上這幅圖裏怎麽沒畫上皇後去呀?好歹皇後也是六宮之主,皇上不畫上她,若叫她看見了,還指不定又要鬧出什麽花樣兒來。我這便幅畫兒裏去找,還以為皇後怕是沒在橋上,而是在岸上的哪處山水遮擋裏呢……”
“卻原來,還是我眼拙了。皇上早說的明白,根本就是‘閼氏未備’,那就是畫兒裏本來就沒畫皇後啊!”
聽玉蕤如此解讀,婉兮便也忍不住撲哧兒笑了。
“閼氏”是匈奴的皇後名號,這裏的確可以指代皇後去。“閼氏未備”,的確可以解讀為皇後沒在啊。
婉兮也朝玉蕤含笑眨眼,“這兩句總要前後連貫起來解釋。後頭說《明妃出塞圖》,明妃便是王昭君。王昭君出塞和親,被封為‘寧胡閼氏’,故此這兩句是說昭君之美。”
婉兮說著,頰邊微微一紅,“皇上是說啊,雖說王昭君和親去了,未能位列天子九嬪之位。可是即便如此,也沒什麽好遺憾的,因為這幅圖中的女子,相貌都‘較勝’了王昭君去……”
玉蕤聽著便大笑,“皇上是說,他這位天子自己的後宮,相貌個個兒都比王昭君還要美麗去啊!”
婉兮含羞垂眸,“皇上倒是這般自信,這又叫我等如何當得起去?”
玉蕤做個鬼臉兒,“可著圖中,誰才是位在中心呢?皇上說他的後宮,美貌超過昭君去,那便是說誰呢?”
“去!”婉兮便連耳朵都紅透了,背轉身兒去,不肯搭理玉蕤了。
玉蕤便更是拍著手笑,“那便更說的通了!既然皇上是借這幅圖,誇讚誰誰貌美,超過王昭君去;那這樣的畫面裏,的確就不該有皇後出現了……咳咳,若有她在,皇上哪兒還好意思誇下這樣的海口去啦?”
婉兮心下自也是悄然地甜。
她想了想,便也點頭,“其實皇上這兩句,倒是有些突兀的。既然是臨摹人家劉松年的《東山絲竹圖》,說謝安格局天下、東山再起,又或者是山水之美,倒也罷了。怎地會忽然提到王昭君去呢?”
“朝代、人物、情境全不相關……可是皇上就這麽寫了,那最合理的解釋,倒就是你方才的理解。皇上啊,就是明白地說了,這幅圖裏就是不畫入皇後呢。”
“閼氏未備九嬪列,便是皇後不在這畫中的嬪妃中間兒啊。如果她以後見了非要鬧,那皇上自可以就叫她入了‘九嬪’列罷了,到時候兒還看她自己是否願意了去!”
玉蕤柳眉一挑,便也聽懂了,笑得彎了腰,“可不是嘛!《禮記·昏儀》言周代後妃制曰:‘古者天子後立六宮,三夫人、九嬪、二十七世婦、八十一禦妻’。九嬪,只是天子妾室,位在皇後之下。倘若她自己非要位列九嬪,那就是自己不想要了正宮之位,非要當嬪禦去了!”
“皇上便用這一句詩啊,便點明了這畫兒就是故意不畫她的;而她若要鬧,皇上將懟她的話都預備好了,看她到時候兒自己還敢鬧不?若鬧的話,皇上幹脆直接就如了她的意,貶了她的中空,叫她真當妾室算了。”
玉蕤說著都是冷哼一聲兒,“咱們大清,又不是沒出過廢後。皇後被廢,降位為妃,早已有之。”
玉蕤挑眸凝註婉兮,“姐……我怎麽忽然覺著,便從這句詩、這幅畫裏,皇上已經露了廢後之意了?”
婉兮心下也是忽悠一顫。
“玉蕤……這話總要小心,不該由咱們說。”婉兮握住玉蕤的手,“廢後是大事,無論上天還是百姓,也都有會埋怨皇上的。倘若發生這樣的事,皇上會承受太大的壓力——故此,我倒希望不至於。”
玉蕤便也是點頭,“姐放心,我明白。我這話必定小心守護著,絕不亂說與人去。我只是……”玉蕤擡眸望住婉兮,“我只是覺著,皇上便是為了咱們十五阿哥,為了皇上早已流露出的那份兒心意,便也得廢後去。”
“若不廢後,便有十二阿哥那麽個嫡皇子擋在前頭去,咱們十五阿哥將來反倒艱難。唯有廢了皇後,十二阿哥才不再是嫡子身份,那咱們十五阿哥將來承繼大位才能名正言順了去!”
婉兮深吸一口氣,擡眸望向窗外夜空,“……這會子我倒不想那麽遠,我啊,只想著眼前,只想著今晚。若上天當真有意,便先保著我的圓子平安送聖去吧。”
婉兮話音剛落,忽然見玉蟬玉蟬有些慌手慌腳地跑進來。
婉兮的心便倏地提到了嗓子眼兒,忙問,“可是五福堂有事?”
玉蟬都不敢說話,只是使勁點了點頭,“桂總管安排跑腿送信兒的那兩個徒弟,其中一人來了,說有話要回主子。”
婉兮忙看向桌上的西洋鐘。
才是酉時。也就是小十五種痘吉時才過了一個時辰。
這麽快就忽然有信兒傳來,難道說是小十五的身子對那花苗有不良反應,這便不好了?
婉兮腳下便一個踉蹌,擡手緊緊揪住領口。
“他人呢?叫他進來。”
玉蕤心下也早已路謊成一團,這會子卻強撐著攔住婉兮,“姐!先叫我去聽聽他報的是什麽。終究他也是剛從五福堂過來,身上別帶了病氣去。”
婉兮覺著冷,身上開始打了輕顫,她卻還是堅定擡眸望住玉蕤,搖了搖頭。
“不……不管是什麽事兒,我都要親自聽著。”
玉蟬這便有些腳底下打哆嗦地出去了,不多時領進來那傳話的小太監。
婉兮只覺心口憋悶,已是喘不上氣來了,卻極力平靜,沈聲問,“桂總管叫你來傳什麽話?你喘勻了氣,這便回話吧。”
那小太監跪地下,不敢擡頭,看不見他面上神情,只能看見他因大口喘氣,兩肩都是一聳一聳的。
那小太監終於喘勻了氣,卻是猛然一揚臉,已是滿臉歡喜的笑,“回貴妃主子、瑞貴人主子,酉初二刻,伺候在十五阿哥身邊兒的瞻禮太監趙興邦來報,說十五阿哥打了個大阿嚏!”
婉兮卻因緊張,有些回不過神兒來,“打了個大阿嚏?那……可是五福堂裏涼,叫圓子著涼了,啊?炭夠不夠用,若不夠,將我份例裏的炭,這便叫內務府給調過去用!”
倒是玉蕤也有了前幾次皇子皇女種痘的經驗,這便定了定神,卻是伸手攥住了婉兮的手,輕聲道,“姐先別慌,我倒覺著,怕是好信兒!”
指頭緊緊扣住婉兮,卻是問那小太監的話,“……我只問你,桂元總管、還有醫士蔡世俊是怎麽說的?”
那小太監眼角都笑得上揚,“我師父與幾位太醫問了,蔡太醫說‘看得阿哥脈息、精神俱好,至酉初起苗吉祥,陸續噴嚏十數次……”都說這阿嚏打得好,怕是那花苗已經在十五阿哥的鼻子裏成活了!”
婉兮大驚大喜裏,便是一個搖晃,“什麽?這麽快,剛一個時辰,便已種活了?”
那小太監也是喜滋滋道,“我師父和太醫們都說,伺候過這麽多位皇子皇孫、宗室阿哥們種痘了,這麽順當的,咱們十五阿哥這還是頭一份兒!”
婉兮歡喜得腿又是一軟,險些跌坐在地。還是玉蕤眼疾手快,忙將一個繡墩拉過來,墊在下頭。
婉兮眼圈兒已是紅了,說不出話來。玉蕤便忙笑著喊,“賞!翠鬟、翠袖,快將我預備好的荷包都捧出來,賞給這位小公公,連同桂元總管,還有島上的太醫們去!”
翠鬟帶著小太監出去領賞了,婉兮終於放心落下淚來。
玉蕤也早已是滿臉的淚,笑著指著桌上那幅畫,“行樂圖,嘉慶……皇上這些詞兒用得可真好,這便叫咱們十五阿哥的事兒,從一開始就見喜了呢!姐可放心了,這事兒這樣順當,這便是上天在護著咱們十五阿哥呢。”
“那皇上的心意就沒拿錯,咱們十五阿哥自也能扛得起上天、皇上的期冀去!”
婉兮自己便也舉袖擦淚,這便也破涕為笑。
說來真是這樣巧,她剛還說,顧不上皇上廢後之意,只想著叫小十五順順當當出完了痘去呢……結果這麽快就來了喜信兒,那是不是說,皇上的立太子、廢後的心意,上天也是讚成,這便叫一切都如此順當了去?
可是婉兮卻也不敢大意,還是攥住了玉蕤的手去,“……終究才是第一天,便是花苗順利成活了,可是其後還有幾天去呢。咱們啊歡喜是應該的,卻也別這會子就以為已然萬事順遂了。”
翌日便也點頭,“這會子自是凡事都沒有咱們十五阿哥的安危為重。只要十五阿哥一切順遂,其餘的什麽,咱們不能暫且放下;總歸十五阿哥還小,等十五阿哥長大成人還有那麽多年去呢,咱們便還有什麽等不起的,自不必急於眼前去。”
桃花寺行宮。
這座行宮位於薊州城東十八裏外的桃花山上。山上有桃花,開放的時間比其它地方要早,故此得名“桃花山”。
山半有滌襟泉,紆曲流繞,碧澄可愛。有剎名桃花寺。東接皇陵五十裏,為鑾輿必經之路。
自乾隆十八年此處建立行宮以來,皇帝每年二月謁陵,都駐蹕此處。
忻嬪自是對沿途行宮了然於心,早見了“桃花寺”之名便笑,“……便憑這行宮之名,便是助我之力。”
待得一路出京而來,直到二月二十三日祭陵當日,才恰好駐蹕在桃花寺行宮。
忻嬪原本一顆期待的心,因了這日子,便反倒有些不好了。
“……怎麽這麽巧,魏婉兮那十五阿哥是二月二十四日種痘的吉時,皇上就選在前一天謁陵去!他這豈不是,就是要特地趕在那十五阿哥種痘之前,先去求祖宗保佑?”
終究從桃花寺行宮,到皇陵,還有五十裏之遠呢,可是皇上卻不顧路途遙遠,非要趕在這天就去謁陵了,這如何能說不是皇上的故意!
樂容便小心勸,“主子如此不快,想來那皇後主子,心下必定更加倍地不好受……”
忻嬪眉毛一揚,望住樂容,便幽幽笑了。
“對啊,你說得對。我今兒都有些氣著了,那皇後今日必定方寸大亂~~那豈不更是上天助我?”
忻嬪越想越是歡喜,這便心下也平靜下來,這便瞟一眼樂容,“……去吧。”
這一日因皇帝即將去謁陵,那拉氏便率領隨駕的嬪妃,一同伺候皇帝用早膳。
嬪妃們聚坐,陪皇帝一同用早膳。
幾位嬪位都紛紛起身,親自為皇帝和皇後侍膳。有的盛粥,有的布菜,有的倒奶茶。
忻嬪便是那個倒奶茶的。
想著待會兒謁陵,禮儀嚴謹,規矩極多,那拉氏便有些吃不下飯。可是接下來還有五十裏路,且又要有那些儀軌,肚子裏沒食兒,便也是不行的。
那拉氏便雖說沒吃幾口飯,卻還是將奶茶多喝了兩碗。
忻嬪滿意退下,整頓飯便再未曾擡頭,只悄沒聲兒地吃完了自己的飯罷了。
這一日,皇帝率領後宮謁昭西陵、孝陵、孝東陵、景陵。
未至碑亭,即下轎慟哭。
步入隆恩門,詣寶城前行禮,躬奠哀慟。
後宮以及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,隨行禮。
在眾人的悲聲中,整個天地都籠罩在一片肅穆哀慟的氣氛裏。唯有那拉氏忽然有些呼吸急促,身子莫名地發熱了起來。
他就立在皇帝身後半步,正是在行禮之時。此時決不能有半點造次。
這樣莊嚴的氣氛,倒也幫那拉氏暫且壓住了身子裏那股子毛毛躁躁的灼熱來,勉強維持著行完了禮。
接下來待得到孝賢皇後、慧賢皇貴妃等幾位已經先入帝陵的內廷主位前奠酒,那拉氏便有些按捺不住了。
幸好帝陵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踏足而入的,皇帝們的身後世界,對於前朝大臣和普通的內廷主位們來說,也是這天下絕頂機密之一。故此這回奠酒,皇帝只帶了那拉氏一個人入內,其餘嬪妃都只能候在外頭。
皇帝奠酒罷,那拉氏按例雖說用不著給幾位皇貴妃行禮,可是好歹孝賢皇後是元妻嫡後,她是繼後,還是身份有別,應當有禮的。
她這便也端起酒盞來,卻是沒朝向金棺奠禮,卻是忽然回眸,嫣然而笑,“皇上……皇上怎不飲了這酒?這酒滋味甘冽,皇上便飲一口吧。”
終是地宮,周遭陰森森的,那拉氏冷不丁露出這樣纏棉的笑,說出這樣的話來,將皇帝都驚了一跳,楞楞望著她。
“皇後!你這是……怎了?”
那拉氏卻不覺著自己怎麽了,反倒端著酒盞,幹脆轉身離了供桌,款步朝皇帝坐過來。
她的兩頰,漾起桃花輕紅來;一雙細目裏,也是水光盈盈。
“爺……這是合巹的酒。爺喝了,我才能喝。”
那拉氏說著已經走到了皇帝面前,將酒盞送到皇帝嘴邊兒。
“爺快喝啊!爺喝完了,我喝;我喝完了……便是咱們的,洞房花燭夜了。”
皇帝又是驚了一跳,猛然後退,擡手一揮,將酒盞揮落在地。
那酒盞幸虧沒碎,卻是將那盞中的酒灑了一地,然後無辜地骨碌碌滾到了一旁,委頓墻角去。
“皇後!你今日,這是發的什麽瘋?”
皇帝強撐著,這才沒將那拉氏一並揮到一旁。
皇帝擡手指著那沈睡著的幾具金棺,“你也不看看,這裏是什麽地方!好歹孝賢、慧賢、哲憫、淑嘉都長眠於此!當著她們的面兒,你與朕這樣情態,說這樣的話,你可好意思!”
那拉氏卻眼神迷離,咯咯地笑了,“皇上是說,她們在看?好啊好啊,就讓她們看!跟她們幾個相比,我雖然進宮最晚,可我卻比她們都年輕!皇上有了我,便不會喜歡她們了。”
那拉氏上前,軟軟地撲向皇帝,想要投入皇帝懷裏,“……皇上只會喜歡我一個人。”
在那拉氏的腦海裏,她是又回到了當年嫁入宮裏的時候兒了。那時候兒的她,還只是個十五歲的小女孩兒;那時候的她,是被先帝指給皇四子的側福晉——是側福晉,是行婚禮,正正經經迎娶進宮來的側福晉!
不是那些死後被追封了皇貴妃的蹄子們能比的,她們個個兒都只是“皇子使女”,是奴才;而她才是先帝爺指給的側福晉,是娶進宮來的,是主子!
便是慧賢後來也被超拔為了皇子側福晉,可那也是“超拔”!是原本的皇子使女,便是後頭也給補了婚禮,可人卻已經早在宮裏,不像她一般是正正經經娶進宮來的!
就算只是暫且比不上一個孝賢,那又怎麽了?她年輕啊,她比孝賢年輕了六歲去呢!
皇上不是喜歡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兒麽?那令貴妃進宮的時候兒,不就是十四、五歲麽……那她也是啊,她嫁進宮來為皇四子側福晉的時候兒,也才那麽大啊!
皇上必定是喜歡她的,必定是的。
她笑了,如夢似幻,柔聲召喚,“皇上……快來啊。皇上看,紅帳已經垂下,紅燭已將燃盡……皇上,我已經等了好久啊,皇上別再叫我等了。”
她咯咯地笑,天真爛漫地笑,終於一把抱住了皇帝的手臂,便要將皇帝壓住了去。
皇帝大駭,猛地兩臂用力,將她霍地推到一旁。
“皇後!你瘋了不成?”皇帝的怒吼聲在這地宮裏轟然回蕩,像是憤怒的虎嘯龍吟。
那拉氏被驚住,卻不想放棄,這便又想上前撲住皇帝的腳踝……
皇帝忙大步奔開,便走便叫,“快傳太醫來。皇後被痰迷住了心竅,叫太醫來伺候!”
等在帝陵外的忻嬪,一見皇帝出來時的面色,心下便已經有了數兒。
她垂首,看了看自己早已經洗得幹幹凈凈了的指甲。
今早,就在那指甲縫兒裏,曾經存了些瓷白的粉末。
那是杜鵑鳥的腦骨。
南巡時在蘇州,是姐夫安寧給了她。說是江南花樓,那些女子們便是用這手段魅惑住恩客的。
杜鵑鳥又分多種,悲傷的有啼血的子規,每當春日卻聲聲悲啼“不如歸去,不如歸去”;卻還有另外一種白杜鵑,叫聲宛如鷓鴣,啼聲也是“行不得也,哥哥”……
便是這白杜鵑的啼聲,正應了花樓裏的姑娘們苦留恩客的心聲。仿佛上天回應,這便叫那杜鵑的腦骨磨成了粉末,竟有了魅惑人心的本事去。叫姑娘們一聲聲嬌啼著“行不得也,哥哥”,便用那手段,將恩客們成功地留下了。
這好東西她剛得了,卻還沒來得及使,皇上在回鑾的路上便與她分道揚鑣,單獨陪著那令貴妃走了陸路去了。待得回京,至今,皇上便也沒有去看過她,更沒有過單獨相對的機會去。
再後來,姐夫死了。這東西究竟管不管用,她便也無處問去了。
既然如此,便用皇後來試試藥。
一石二鳥,教訓了皇後,又叫她了解這藥的效用去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婉兮垂眸含笑,輕咬唇角。
她想著皇上在南石槽行宮說過的,喜歡看她穿漢家衣裳的模樣兒;還說準她在他面前,偶爾穿給他看呢。
玉蕤的目光又滑過了另外四位嬪妃去,“慶妃姐姐穿漢家衣裳的模樣兒,我倒是見慣了的;倒是這回將咱們滿洲世家的舒妃、來自回部容嬪也都穿上了漢家衣裳,這模樣兒叫我看著都覺新鮮。”
婉兮的目光只滑過山亭上那憑欄而坐的皇帝身上。
呵呵,玉蕤說得對。出自滿洲世家的舒妃,自是從未穿過漢家衣裳;容嬪也是。可是這偏偏是這位出自滿人的大清天子,反倒穿這漢家衣裳的模樣兒,卻不少見;甚而可以說,常常見了。宮裏實在存了太多幅皇上穿了漢家衣裳的繪畫,從年少到此時,也同樣記錄下皇上面貌隨年月的更改。
玉蕤卻還是有些小小憂心,“只是……若這幅畫若叫皇後看見了,會不會又要借題發揮?她怎麽說姐,咱們倒是都聽膩了,也不往心裏去;可是她怕是又得往咱們兩位皇子的身上去轉……”
婉兮點頭,“不怕。這整幅畫上都是漢家衣裳,皇上、舒妃和容嬪都是,她若挑我,便也等於是在挑皇上。
“況且,皇上早解說得明白。”婉兮指向畫卷右上的詩文,“皇上說了‘松年粉本東山趣,摹作宮中行樂圖’。只是臨摹南宋四家之一的劉松年所作的《東山絲竹圖》罷了,並非照著實景畫的。那畫中原本人物皆著漢家衣裳,那摹本自然也要如此穿戴。
“況且皇上在後頭的詩句中也明白說了,‘詎是衣冠希漢代,丹青寓意寫為圖’,指明這只是臨摹宋畫的丹青游戲罷了。若有人非要指摘,那便是她自己修為不夠了。”
玉蕤雖然是出自旗人翰林之家,卻終究對這宋代畫家的了解不多,這便有些迷惑,“劉松年,《東山絲竹圖》?”
婉兮含笑點頭,“倒是可惜這會子陸姐姐要陪著圓子,離不開。要不若陸姐姐在此,自能與你解說更多。我便只與你說個大概吧:晉代是疊出名仕的時代,山林隱居亦是名仕寄名山水的情懷所在。劉松年的原畫《東山絲竹圖》,便畫的是晉代大名仕謝安,曾在出仕之前,隱居在會稽的東山,宴樂山水的情景。”
“那原圖中畫的就是如此山岡回合、美蔭飛泉,謝安同諸佳麗步行橋上。”婉兮指著面前途中的幾位嬪妃,“正與這般情態相和。”
婉兮偏首,調皮一笑,“便是因這個典故,後來才有了‘東山再起’一詞。故此這‘謝安東山’可是個再著名不過的典,既有名仕隱居,寄情山水的灑脫;又有一旦出山便可左右天下格局的豪情。圖中之靜,全為後頭的波瀾壯闊作以伏筆;圖中山水,隨後就將成為江山風雲!故此,這圖中的情境和寓意,堪稱天下男兒的夢想所在。”
玉蕤便張大了嘴,“……怪不得皇上不選旁的圖來臨摹,卻選了劉松年的《東山絲竹圖》。這便隱含皇上便暫得片刻清閑,心中卻也懷天下的豪情呢!”
婉兮便笑了,指著那禦制詩最後的幾句,“你說得對,瞧,皇上這不是寫了麽:‘林泉寄傲非吾事,保泰思艱懷永圖’……皇上便是說啊,他可沒有謝安寄情山水的文人傲氣,皇上是以眼前的天下太平為珍惜,心中想的都是如何兢兢業業,叫這樣的盛世永遠綿延啊。”
玉蕤輕嘆一聲兒,“也便唯有姐才能在這幅圖中解讀出這樣多的故事來,便叫我瞧著,也只看見皇上寄情山水去了,卻沒能領會到‘東山再起’,只以眼前暫時安樂卻是為天下大勢做伏筆之壯志去。”
叫婉兮這一指點,玉蕤也不由得將目光從畫中人物上挪開,移到皇上那長長的禦制詩上去。
除了婉兮方才說與她的謝安東山的典故,與皇上的居安思危的心情之外,玉蕤倒是格外註意其中一句:“閼氏未備九嬪列,轎勝明妃出塞圖。”
玉蕤垂眸細忖,不由得便笑了,“我方才還想說來著,皇上這幅圖裏怎麽沒畫上皇後去呀?好歹皇後也是六宮之主,皇上不畫上她,若叫她看見了,還指不定又要鬧出什麽花樣兒來。我這便幅畫兒裏去找,還以為皇後怕是沒在橋上,而是在岸上的哪處山水遮擋裏呢……”
“卻原來,還是我眼拙了。皇上早說的明白,根本就是‘閼氏未備’,那就是畫兒裏本來就沒畫皇後啊!”
聽玉蕤如此解讀,婉兮便也忍不住撲哧兒笑了。
“閼氏”是匈奴的皇後名號,這裏的確可以指代皇後去。“閼氏未備”,的確可以解讀為皇後沒在啊。
婉兮也朝玉蕤含笑眨眼,“這兩句總要前後連貫起來解釋。後頭說《明妃出塞圖》,明妃便是王昭君。王昭君出塞和親,被封為‘寧胡閼氏’,故此這兩句是說昭君之美。”
婉兮說著,頰邊微微一紅,“皇上是說啊,雖說王昭君和親去了,未能位列天子九嬪之位。可是即便如此,也沒什麽好遺憾的,因為這幅圖中的女子,相貌都‘較勝’了王昭君去……”
玉蕤聽著便大笑,“皇上是說,他這位天子自己的後宮,相貌個個兒都比王昭君還要美麗去啊!”
婉兮含羞垂眸,“皇上倒是這般自信,這又叫我等如何當得起去?”
玉蕤做個鬼臉兒,“可著圖中,誰才是位在中心呢?皇上說他的後宮,美貌超過昭君去,那便是說誰呢?”
“去!”婉兮便連耳朵都紅透了,背轉身兒去,不肯搭理玉蕤了。
玉蕤便更是拍著手笑,“那便更說的通了!既然皇上是借這幅圖,誇讚誰誰貌美,超過王昭君去;那這樣的畫面裏,的確就不該有皇後出現了……咳咳,若有她在,皇上哪兒還好意思誇下這樣的海口去啦?”
婉兮心下自也是悄然地甜。
她想了想,便也點頭,“其實皇上這兩句,倒是有些突兀的。既然是臨摹人家劉松年的《東山絲竹圖》,說謝安格局天下、東山再起,又或者是山水之美,倒也罷了。怎地會忽然提到王昭君去呢?”
“朝代、人物、情境全不相關……可是皇上就這麽寫了,那最合理的解釋,倒就是你方才的理解。皇上啊,就是明白地說了,這幅圖裏就是不畫入皇後呢。”
“閼氏未備九嬪列,便是皇後不在這畫中的嬪妃中間兒啊。如果她以後見了非要鬧,那皇上自可以就叫她入了‘九嬪’列罷了,到時候兒還看她自己是否願意了去!”
玉蕤柳眉一挑,便也聽懂了,笑得彎了腰,“可不是嘛!《禮記·昏儀》言周代後妃制曰:‘古者天子後立六宮,三夫人、九嬪、二十七世婦、八十一禦妻’。九嬪,只是天子妾室,位在皇後之下。倘若她自己非要位列九嬪,那就是自己不想要了正宮之位,非要當嬪禦去了!”
“皇上便用這一句詩啊,便點明了這畫兒就是故意不畫她的;而她若要鬧,皇上將懟她的話都預備好了,看她到時候兒自己還敢鬧不?若鬧的話,皇上幹脆直接就如了她的意,貶了她的中空,叫她真當妾室算了。”
玉蕤說著都是冷哼一聲兒,“咱們大清,又不是沒出過廢後。皇後被廢,降位為妃,早已有之。”
玉蕤挑眸凝註婉兮,“姐……我怎麽忽然覺著,便從這句詩、這幅畫裏,皇上已經露了廢後之意了?”
婉兮心下也是忽悠一顫。
“玉蕤……這話總要小心,不該由咱們說。”婉兮握住玉蕤的手,“廢後是大事,無論上天還是百姓,也都有會埋怨皇上的。倘若發生這樣的事,皇上會承受太大的壓力——故此,我倒希望不至於。”
玉蕤便也是點頭,“姐放心,我明白。我這話必定小心守護著,絕不亂說與人去。我只是……”玉蕤擡眸望住婉兮,“我只是覺著,皇上便是為了咱們十五阿哥,為了皇上早已流露出的那份兒心意,便也得廢後去。”
“若不廢後,便有十二阿哥那麽個嫡皇子擋在前頭去,咱們十五阿哥將來反倒艱難。唯有廢了皇後,十二阿哥才不再是嫡子身份,那咱們十五阿哥將來承繼大位才能名正言順了去!”
婉兮深吸一口氣,擡眸望向窗外夜空,“……這會子我倒不想那麽遠,我啊,只想著眼前,只想著今晚。若上天當真有意,便先保著我的圓子平安送聖去吧。”
婉兮話音剛落,忽然見玉蟬玉蟬有些慌手慌腳地跑進來。
婉兮的心便倏地提到了嗓子眼兒,忙問,“可是五福堂有事?”
玉蟬都不敢說話,只是使勁點了點頭,“桂總管安排跑腿送信兒的那兩個徒弟,其中一人來了,說有話要回主子。”
婉兮忙看向桌上的西洋鐘。
才是酉時。也就是小十五種痘吉時才過了一個時辰。
這麽快就忽然有信兒傳來,難道說是小十五的身子對那花苗有不良反應,這便不好了?
婉兮腳下便一個踉蹌,擡手緊緊揪住領口。
“他人呢?叫他進來。”
玉蕤心下也早已路謊成一團,這會子卻強撐著攔住婉兮,“姐!先叫我去聽聽他報的是什麽。終究他也是剛從五福堂過來,身上別帶了病氣去。”
婉兮覺著冷,身上開始打了輕顫,她卻還是堅定擡眸望住玉蕤,搖了搖頭。
“不……不管是什麽事兒,我都要親自聽著。”
玉蟬這便有些腳底下打哆嗦地出去了,不多時領進來那傳話的小太監。
婉兮只覺心口憋悶,已是喘不上氣來了,卻極力平靜,沈聲問,“桂總管叫你來傳什麽話?你喘勻了氣,這便回話吧。”
那小太監跪地下,不敢擡頭,看不見他面上神情,只能看見他因大口喘氣,兩肩都是一聳一聳的。
那小太監終於喘勻了氣,卻是猛然一揚臉,已是滿臉歡喜的笑,“回貴妃主子、瑞貴人主子,酉初二刻,伺候在十五阿哥身邊兒的瞻禮太監趙興邦來報,說十五阿哥打了個大阿嚏!”
婉兮卻因緊張,有些回不過神兒來,“打了個大阿嚏?那……可是五福堂裏涼,叫圓子著涼了,啊?炭夠不夠用,若不夠,將我份例裏的炭,這便叫內務府給調過去用!”
倒是玉蕤也有了前幾次皇子皇女種痘的經驗,這便定了定神,卻是伸手攥住了婉兮的手,輕聲道,“姐先別慌,我倒覺著,怕是好信兒!”
指頭緊緊扣住婉兮,卻是問那小太監的話,“……我只問你,桂元總管、還有醫士蔡世俊是怎麽說的?”
那小太監眼角都笑得上揚,“我師父與幾位太醫問了,蔡太醫說‘看得阿哥脈息、精神俱好,至酉初起苗吉祥,陸續噴嚏十數次……”都說這阿嚏打得好,怕是那花苗已經在十五阿哥的鼻子裏成活了!”
婉兮大驚大喜裏,便是一個搖晃,“什麽?這麽快,剛一個時辰,便已種活了?”
那小太監也是喜滋滋道,“我師父和太醫們都說,伺候過這麽多位皇子皇孫、宗室阿哥們種痘了,這麽順當的,咱們十五阿哥這還是頭一份兒!”
婉兮歡喜得腿又是一軟,險些跌坐在地。還是玉蕤眼疾手快,忙將一個繡墩拉過來,墊在下頭。
婉兮眼圈兒已是紅了,說不出話來。玉蕤便忙笑著喊,“賞!翠鬟、翠袖,快將我預備好的荷包都捧出來,賞給這位小公公,連同桂元總管,還有島上的太醫們去!”
翠鬟帶著小太監出去領賞了,婉兮終於放心落下淚來。
玉蕤也早已是滿臉的淚,笑著指著桌上那幅畫,“行樂圖,嘉慶……皇上這些詞兒用得可真好,這便叫咱們十五阿哥的事兒,從一開始就見喜了呢!姐可放心了,這事兒這樣順當,這便是上天在護著咱們十五阿哥呢。”
“那皇上的心意就沒拿錯,咱們十五阿哥自也能扛得起上天、皇上的期冀去!”
婉兮自己便也舉袖擦淚,這便也破涕為笑。
說來真是這樣巧,她剛還說,顧不上皇上廢後之意,只想著叫小十五順順當當出完了痘去呢……結果這麽快就來了喜信兒,那是不是說,皇上的立太子、廢後的心意,上天也是讚成,這便叫一切都如此順當了去?
可是婉兮卻也不敢大意,還是攥住了玉蕤的手去,“……終究才是第一天,便是花苗順利成活了,可是其後還有幾天去呢。咱們啊歡喜是應該的,卻也別這會子就以為已然萬事順遂了。”
翌日便也點頭,“這會子自是凡事都沒有咱們十五阿哥的安危為重。只要十五阿哥一切順遂,其餘的什麽,咱們不能暫且放下;總歸十五阿哥還小,等十五阿哥長大成人還有那麽多年去呢,咱們便還有什麽等不起的,自不必急於眼前去。”
桃花寺行宮。
這座行宮位於薊州城東十八裏外的桃花山上。山上有桃花,開放的時間比其它地方要早,故此得名“桃花山”。
山半有滌襟泉,紆曲流繞,碧澄可愛。有剎名桃花寺。東接皇陵五十裏,為鑾輿必經之路。
自乾隆十八年此處建立行宮以來,皇帝每年二月謁陵,都駐蹕此處。
忻嬪自是對沿途行宮了然於心,早見了“桃花寺”之名便笑,“……便憑這行宮之名,便是助我之力。”
待得一路出京而來,直到二月二十三日祭陵當日,才恰好駐蹕在桃花寺行宮。
忻嬪原本一顆期待的心,因了這日子,便反倒有些不好了。
“……怎麽這麽巧,魏婉兮那十五阿哥是二月二十四日種痘的吉時,皇上就選在前一天謁陵去!他這豈不是,就是要特地趕在那十五阿哥種痘之前,先去求祖宗保佑?”
終究從桃花寺行宮,到皇陵,還有五十裏之遠呢,可是皇上卻不顧路途遙遠,非要趕在這天就去謁陵了,這如何能說不是皇上的故意!
樂容便小心勸,“主子如此不快,想來那皇後主子,心下必定更加倍地不好受……”
忻嬪眉毛一揚,望住樂容,便幽幽笑了。
“對啊,你說得對。我今兒都有些氣著了,那皇後今日必定方寸大亂~~那豈不更是上天助我?”
忻嬪越想越是歡喜,這便心下也平靜下來,這便瞟一眼樂容,“……去吧。”
這一日因皇帝即將去謁陵,那拉氏便率領隨駕的嬪妃,一同伺候皇帝用早膳。
嬪妃們聚坐,陪皇帝一同用早膳。
幾位嬪位都紛紛起身,親自為皇帝和皇後侍膳。有的盛粥,有的布菜,有的倒奶茶。
忻嬪便是那個倒奶茶的。
想著待會兒謁陵,禮儀嚴謹,規矩極多,那拉氏便有些吃不下飯。可是接下來還有五十裏路,且又要有那些儀軌,肚子裏沒食兒,便也是不行的。
那拉氏便雖說沒吃幾口飯,卻還是將奶茶多喝了兩碗。
忻嬪滿意退下,整頓飯便再未曾擡頭,只悄沒聲兒地吃完了自己的飯罷了。
這一日,皇帝率領後宮謁昭西陵、孝陵、孝東陵、景陵。
未至碑亭,即下轎慟哭。
步入隆恩門,詣寶城前行禮,躬奠哀慟。
後宮以及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,隨行禮。
在眾人的悲聲中,整個天地都籠罩在一片肅穆哀慟的氣氛裏。唯有那拉氏忽然有些呼吸急促,身子莫名地發熱了起來。
他就立在皇帝身後半步,正是在行禮之時。此時決不能有半點造次。
這樣莊嚴的氣氛,倒也幫那拉氏暫且壓住了身子裏那股子毛毛躁躁的灼熱來,勉強維持著行完了禮。
接下來待得到孝賢皇後、慧賢皇貴妃等幾位已經先入帝陵的內廷主位前奠酒,那拉氏便有些按捺不住了。
幸好帝陵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踏足而入的,皇帝們的身後世界,對於前朝大臣和普通的內廷主位們來說,也是這天下絕頂機密之一。故此這回奠酒,皇帝只帶了那拉氏一個人入內,其餘嬪妃都只能候在外頭。
皇帝奠酒罷,那拉氏按例雖說用不著給幾位皇貴妃行禮,可是好歹孝賢皇後是元妻嫡後,她是繼後,還是身份有別,應當有禮的。
她這便也端起酒盞來,卻是沒朝向金棺奠禮,卻是忽然回眸,嫣然而笑,“皇上……皇上怎不飲了這酒?這酒滋味甘冽,皇上便飲一口吧。”
終是地宮,周遭陰森森的,那拉氏冷不丁露出這樣纏棉的笑,說出這樣的話來,將皇帝都驚了一跳,楞楞望著她。
“皇後!你這是……怎了?”
那拉氏卻不覺著自己怎麽了,反倒端著酒盞,幹脆轉身離了供桌,款步朝皇帝坐過來。
她的兩頰,漾起桃花輕紅來;一雙細目裏,也是水光盈盈。
“爺……這是合巹的酒。爺喝了,我才能喝。”
那拉氏說著已經走到了皇帝面前,將酒盞送到皇帝嘴邊兒。
“爺快喝啊!爺喝完了,我喝;我喝完了……便是咱們的,洞房花燭夜了。”
皇帝又是驚了一跳,猛然後退,擡手一揮,將酒盞揮落在地。
那酒盞幸虧沒碎,卻是將那盞中的酒灑了一地,然後無辜地骨碌碌滾到了一旁,委頓墻角去。
“皇後!你今日,這是發的什麽瘋?”
皇帝強撐著,這才沒將那拉氏一並揮到一旁。
皇帝擡手指著那沈睡著的幾具金棺,“你也不看看,這裏是什麽地方!好歹孝賢、慧賢、哲憫、淑嘉都長眠於此!當著她們的面兒,你與朕這樣情態,說這樣的話,你可好意思!”
那拉氏卻眼神迷離,咯咯地笑了,“皇上是說,她們在看?好啊好啊,就讓她們看!跟她們幾個相比,我雖然進宮最晚,可我卻比她們都年輕!皇上有了我,便不會喜歡她們了。”
那拉氏上前,軟軟地撲向皇帝,想要投入皇帝懷裏,“……皇上只會喜歡我一個人。”
在那拉氏的腦海裏,她是又回到了當年嫁入宮裏的時候兒了。那時候兒的她,還只是個十五歲的小女孩兒;那時候的她,是被先帝指給皇四子的側福晉——是側福晉,是行婚禮,正正經經迎娶進宮來的側福晉!
不是那些死後被追封了皇貴妃的蹄子們能比的,她們個個兒都只是“皇子使女”,是奴才;而她才是先帝爺指給的側福晉,是娶進宮來的,是主子!
便是慧賢後來也被超拔為了皇子側福晉,可那也是“超拔”!是原本的皇子使女,便是後頭也給補了婚禮,可人卻已經早在宮裏,不像她一般是正正經經娶進宮來的!
就算只是暫且比不上一個孝賢,那又怎麽了?她年輕啊,她比孝賢年輕了六歲去呢!
皇上不是喜歡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兒麽?那令貴妃進宮的時候兒,不就是十四、五歲麽……那她也是啊,她嫁進宮來為皇四子側福晉的時候兒,也才那麽大啊!
皇上必定是喜歡她的,必定是的。
她笑了,如夢似幻,柔聲召喚,“皇上……快來啊。皇上看,紅帳已經垂下,紅燭已將燃盡……皇上,我已經等了好久啊,皇上別再叫我等了。”
她咯咯地笑,天真爛漫地笑,終於一把抱住了皇帝的手臂,便要將皇帝壓住了去。
皇帝大駭,猛地兩臂用力,將她霍地推到一旁。
“皇後!你瘋了不成?”皇帝的怒吼聲在這地宮裏轟然回蕩,像是憤怒的虎嘯龍吟。
那拉氏被驚住,卻不想放棄,這便又想上前撲住皇帝的腳踝……
皇帝忙大步奔開,便走便叫,“快傳太醫來。皇後被痰迷住了心竅,叫太醫來伺候!”
等在帝陵外的忻嬪,一見皇帝出來時的面色,心下便已經有了數兒。
她垂首,看了看自己早已經洗得幹幹凈凈了的指甲。
今早,就在那指甲縫兒裏,曾經存了些瓷白的粉末。
那是杜鵑鳥的腦骨。
南巡時在蘇州,是姐夫安寧給了她。說是江南花樓,那些女子們便是用這手段魅惑住恩客的。
杜鵑鳥又分多種,悲傷的有啼血的子規,每當春日卻聲聲悲啼“不如歸去,不如歸去”;卻還有另外一種白杜鵑,叫聲宛如鷓鴣,啼聲也是“行不得也,哥哥”……
便是這白杜鵑的啼聲,正應了花樓裏的姑娘們苦留恩客的心聲。仿佛上天回應,這便叫那杜鵑的腦骨磨成了粉末,竟有了魅惑人心的本事去。叫姑娘們一聲聲嬌啼著“行不得也,哥哥”,便用那手段,將恩客們成功地留下了。
這好東西她剛得了,卻還沒來得及使,皇上在回鑾的路上便與她分道揚鑣,單獨陪著那令貴妃走了陸路去了。待得回京,至今,皇上便也沒有去看過她,更沒有過單獨相對的機會去。
再後來,姐夫死了。這東西究竟管不管用,她便也無處問去了。
既然如此,便用皇後來試試藥。
一石二鳥,教訓了皇後,又叫她了解這藥的效用去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